约3264字。
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题析
江苏省盐城市2005年中考作文题: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进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道题是对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挑战。没有经过新课程理念洗礼,或是顽固的坚持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师,看到这题目或是目瞪口呆,感到这样的作文题让他们始料未及,或是诋毁谩骂,觉得这样的作文题在无病呻吟。许多考生也感到题目抽象、空洞,考生一时大脑中搜索不到可写的素材。殊不知,如今的语文教学已不再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狭义的语文教学,而是以课本为例子的大语文教学。语文中无时无刻没有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刻没有语文。如果我们平时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那么,考生亲身经历多了、感受深了,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这样的题目当然就不难写了。
2005年盐城市中考作文题至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三大特点:
(一)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
文题中“语文”,不能单单理解成“语文课本”,或是语文字词、名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应用,句段作用的理解、表述等。从文题前所给的材料看,文题中的“语文”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大语文”观。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无处不在。这里的“语文”负载了很多的东西,语言、文字、文化、审美、道德、情操不一而足。它将人文观发展到极至,文化观挖掘到无穷,生活观旁及到虚无。
有了这样的语文观,再看到这样的作文题,考生自然会想起九年的语文学习,留给他们的美好感受:春的温馨,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纯洁;白杨的力争上游,紫藤的万花灿烂,鹤群的团队精神,斑羚的飞渡壮举;三峡的奇丽,石潭的清幽;孙悟空的叛逆反抗,白求恩的高尚纯洁……
语文课上,学生自由的讨论、即兴的表演,观看影视、欣赏音乐……课堂上,声、像、物皆有,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皆入语文课堂。
语文课外,学生可以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可以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可以走进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去观察,去思考,去体验,去欣赏。学生可以搞些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服务与实践等,还可以将自己做的摘录、写的日记……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作为考生写作的素材,这样我们将题目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化大为小,那么考生的这次作文就会化难为易了。
有一考生写了这样一则素材:母亲节时,语文老师要我们给妈妈写一封信,又动员我们的妈妈给我们回一封信,我在写信时,想起了妈妈许多的好,看了妈妈的回信,让我更深的理解天下父母心。后来,我参加了全县组织的作文大赛,题目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这篇作文很多同学都得了全县大奖,我还得了一等奖,回想起来,还真感谢这次活动呢。可以想见没有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考生怎么会有这样鲜活的材料呢!
(二)引导开放性的思维观。
开放性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审题上,“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言外之意是过去的语文学习留给了我什么,有很多考生却选择了这样的素材;我如何学字词的,如何克服困难学语文的,学语文有哪些方法等,将“语文”与“我”的主次地位颠倒了。
文题还给考生提供了四个信息:“语文”“我”“轻轻”“走过”。“语文”是什么?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决定作文写作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只有从狭义的语文课堂中跳出来,把“语文”看成是生活语文,或语文素养,从大语文的角度去搜索素材,空间上,从课内到课外;.内容上,可以写语文知识的获取,可以写语文视野的拓展,可以写语文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写语文素养的陶冶等。
有一考生写了这样的素材:九年的语文学习,毫无新奇,从头到尾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