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50字。

  12 心 声
  教材分析
  《心声》是一篇儿童小说,发表于80年代初期。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的形象,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文章思想内涵深沉,人物形象凄楚,情节叙述纤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1.抓住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2.体会小说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艺术。
  3.通过小说,引导学生探求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对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主人公李京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文重点是理解“心声”的含义,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突破的方法: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教师与文本反复对话,并让学生联系现实,发挥想像,谈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突破文章的重点。
  难点
  1.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侧重引导他们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万卡》打动李京京的原因,并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的启示。
  突破的方法:组织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李京京心理活动的句子,读析结合突破难点一;让学生提前阅读小说《万卡》,将万卡的遭遇与李京京的情况进行对比,讨论交流突破难点二。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课上朗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
  2.小组合作探讨: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景渲染,导入《心声》
  播放歌曲《小小少年》
  引入课题:同学们,歌词中写到“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大,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烦恼,请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体验一位少年心中苦涩的烦恼。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感受李京京的一段伤感故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