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70字。《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分预习导学、讲练互动、课后练三个版块,附答案!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学生 班级
【学习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课前预学】
一、作者简介:下面关于苏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一门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说的就是苏氏父子。
B苏轼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秋声赋》《石钟山记》等,苏轼本人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世有有“苏文如泉”之说。
C苏轼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名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D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
二、背景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喻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斥至黄州任团练副使。是年苏轼47岁,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抑郁于心。观景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作者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定风波》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的第三年。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樯橹( ) 酹( ) 纶( )巾 料峭( ) 蓑( )
2、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 同
3、 课文理解
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描写古战场险要地势的名句是: ,
, 。
(2)词中描写周瑜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 , ,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