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组别 高二语文备课组 审阅
(备课组长) 审阅
(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从登高诗中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进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晚唐诗坛的杰出代表杜牧
过程与方法 结合注解鉴赏诗歌,体会本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把握旷达与抑郁相结合,一唱三叹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杜牧的诗歌风格。
教学
重点 了解晚唐诗坛的杰出代表杜牧,结合注解鉴赏诗歌,体会本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
难点 把握旷达与抑郁相结合,一唱三叹的特点,初步了解杜牧的诗歌风格。
教学
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语:
晚唐时期,大唐帝国已经日薄西山,诗歌也失去了盛唐诗歌的大气磅礴,但是晚唐诗坛仍是余晖绚烂,出现了一大批成就突出的诗人,杜牧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走进杜牧的怀古诗《九日齐山登高》,体会杜牧诗歌的风华掩映之美,感怀晚唐诗歌的秋花晚香。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晚唐诗坛的杰出代表杜牧
2、结合注解鉴赏诗歌,体会本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把握旷达与抑郁相结合,一唱三叹的特点。
3、初步了解杜牧的诗歌风格。
三、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世称杜樊川。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其为晚唐大家,诗赋古文均擅,其五言古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纵横驰骋,感慨苍凉,多寄寓爱国和怀才不遇之感,如《感怀诗》;七言律绝则于坳折峭健之中,时见风华流美之致,气势豪荡而情韵缠绵,如《过华清宫》。有《樊川文集》
杜牧关心国事,立主削平藩镇,收复河湟,大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之气概。虽有报国之志,但不受重用,只能外出为官。当时代的衰败和自身的怀才不遇使他无可奈何时,他常常以自我旷放来寻求解脱,因此做州官时喜与友人游山玩水,其登临咏怀之作总有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