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90个字。

  24.*出 师 表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了解本文于议论中叙事、抒情的写法。
  3.批判地继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第一课时
  ●重点:
  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1.下面是关于本文的相关资料,请你补充完整。

  本文选自《三国志》,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诸葛亮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章。本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 刘禅 (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 刘备 (姓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中道崩殂(cú)   裨补阕漏(bì)   猥自枉屈(wěi)
  攘除奸凶(rǎng) 庶竭驽钝(nú) 以彰其咎(jiù)
  夙夜忧叹(sù) 苟全性命(gǒu) 以遗陛下(wèi)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引喻失义: 恰当      陟罚臧否: 坏    躬耕于南阳: 亲自 
  作奸犯科: 奸邪的事情   临表涕零: 眼泪   以彰其咎: 显示  
  4.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5.通读课文,梳理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一:初读课文,用“/”划分朗读节奏。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问题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 通 缺 ,意思: 缺点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通 捡 ,意思: 挑选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 通 又 ,意思: 连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 时         今义: 秋季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痛心遗憾      今义: 深切憎恨  
  (3)臣本布衣 古义: 平民        今义: 布做的衣服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今义: 品质恶劣  
  3.比较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
  (1)效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