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640个字。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材料汇编
一、《春望》.杜甫
诗歌 大意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
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一)、诗歌基本知识梳理
1、诗歌以__________为历史背景。全诗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情感。
(二)、名句赏析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示例1:诗人以乐事写悲情,站在花前,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为鸟鸣而惊心,突出了作者感时忧国、眷恋家人之苦。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示例1:“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三)、中考真题
1、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诗句中加点的字的妙处。
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诗歌首联写春望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感情。
4、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6、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7、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8、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9、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10、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四)、新题收集
二、《泊秦淮》.杜牧
诗歌 大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秦淮河,淡淡的月光笼罩着沙滩。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
依然在对岸吟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一)、诗歌基本知识梳理
1、这篇悲愤的七言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手法,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座中听歌的唐王朝的达官显贵,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后庭花》:南朝_______________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后世称此曲为“_____________”。诗中指责歌女,实是一种曲笔,真正指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句赏析
1、“烟笼寒水月笼沙”
示例1: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迷蒙冷寂(朦胧清冷)的景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