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40字。

  第一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作文要有个性,力戒“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即认真思考,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说真话,诉真情。写作要有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的选材、个性化的谋篇布局。本节还谈了学生写作发展的一般过程,从理论上指导我们的写作过程。
  要点阐释
  1.什么是“个性”?
  提示:即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人的思想、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主观因素的总合。
  2.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个性?
  提示:简单地说,就是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内容,写出的文章有新意。
  3.写作发展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提示:首先,由模糊到清晰。其次,由无序到有序。再次,由残缺到完整。最后,寻求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形式。
  4.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在操作方法上有哪些要求?
  提示:要有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的选材、个性化的谋篇布局。包括别出心裁的开头、结尾,与众不同的叙述角度,标新立异的抒情、描写等。
  例文赏析
  【例文一】 《瞬间的光芒》
  本文利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话体的独特形式,表现陨石“宁可用身体和未来作代价”,也要“美丽一次,表现一次”的品质。陨石,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作者笔下,陨石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和理想的生命个体。陨石的理想,其实正是有生命个体包括人的理想。像蝉为了“一月日光中的享乐”,宁可做“四年黑暗的苦工”。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宁可牺牲自己的财富、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本文不论在写作手法还是思想性方面,都是很成功的,凸现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的哲理认识。
  【例文二】 《论“听话”》
  本文反映了作者个性化的思维。人们大多数认为,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但是作者却独具见解,不要以“听话”和“不听话”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听话”意味着无条件地恭顺服从,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意志和思考。并列举了“胡服骑射”,哥白尼发展“日心说”,辍学的比尔•盖茨创建微软帝国的事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最后一段,指出“不听话不等于不尊重”,再一次为“不听话”正名,正因为尊重长辈,我们才对他们的话认真思考,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曾经在柏拉图主持的学院里学习了长达二十年之久。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有分歧,他尊重自己的老师,但更尊重知识。亚里士多德也可以算是一个“不听话”的学生,但正是他的不听话,才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例文三】 《我眼里的爸爸》
  有人说,“母爱是水,父爱是山”。在作者眼里,父爱使人骄傲,使人厌烦,使人害怕。使人骄傲的父爱,对自己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使人厌烦的父爱,对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