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80字。
《离骚》导学案
【学习设想】
1 、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 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学习目标】
1. 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2. 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见《学习指导》
二、课后题检测
(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再以它们为线索,说说诗里写了哪些内容。
----------------------------------------------------------------------------------------------------------------------
(二)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三)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拓展链接】
一、 香草美人与后世文学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意象美人、香草了。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很多时候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形象生动,符合当时的情境。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而王逸说:“女以喻臣。”李陈玉认为:“言求女者,求贤君之譬也。”我认为美女就是指具有高尚品格、具有内外美统一的女子。屈原想寻求一个与自己一样既有美好之心灵又有动人之仪表的女子,来陪伴自己,安慰自己。然而找来找去,总不能如愿。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像草一般朴素,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在诗人眼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