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10、济南的冬天(老舍)
语文:第10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语文版七年级上册).ppt
语文:第10课《济南的冬天》第1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
语文:第10课《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
语文:第10课《济南的冬天》练习(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
语文:第10课《济南的冬天》音频朗读(语文版七年级上册).mp3
  10、济南的冬天
  节次 第1课时 备课人 赵群友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 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教 学 重、难 点 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二、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
  济南三大景点: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
  三、预习反馈
  1、字音:济南(jǐ)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2、释义: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贮蓄:储存积蓄。
  秀气:文雅,不粗俗。         澄清:清澈明亮。空灵:清净透明。  
  四、初步感知
  1、听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①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据此可将全文分作几个部分?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全文的文眼。
  ②描写了济南的阳光、山、水、城、雪等景物。重点写了山、水。
  ③对祖国山河(或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
  ④结构的总特点:
  总—分—总。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写济南冬天天气温晴;
  第二部分(2-5)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2----4) 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2段)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3段) 写雪后的山景。
  (第4段) 城外远山。
  (第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第三部分( 6 )总结冬天的济南。
  五、分析课 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1、朗读第1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速读课文第1段,从文段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
  明确:温晴
  ②作者是怎样突出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
  明确: 对比方法:与北平比——无风声;与伦敦比——无重雾;与热带比——无毒日,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
  ③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抒情方式是怎样的?
  明确:抒发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直抒胸臆。
  ④理解句子:“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第一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