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750字。
喜看稻菽千重浪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
3.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家作品
简历: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生存方式》等。
课文背景:1981年,我国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袁隆平研究小组。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9项国际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挽起(wǎn) 签署(qiān) 一蔸(dōu)
淤泥(yū) 籼稻(xiān) 捍卫(hàn)
茎秆(jīng) 粳米(jīng) 花蕊(ruǐ)
掖yē(掖着)yè(奖掖) 屏bǐng(屏气)píng(屏幕)
★字形辨析
笼(lǒng)笼罩茏(lóng)葱茏 署(shǔ)签署暑(shǔ)暑热
★词义辨析
探索•摸索
两词都有“寻找”义。“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通常和领域搭配,即对象是一个领域,而不是具体的事物。“摸索”,试探,寻求。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通过亲身经历试图达到一定目标。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脚步。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他摸索出一套学习英语的方法。
蕴藏•蕴含
“蕴藏”,蓄积深藏未露,多指具体事物。“蕴含”,蕴藏,包含,多指抽象事物。
※海洋深处蕴藏着无数的宝藏。
※台商代表称,大陆“十二五”规划将拉开新一轮的投资,也蕴含更多的发展机会。
★熟语积累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回忆青春时代高中奋斗的那三年,是最辛苦也是最刻骨铭心的,时过境迁,那种咬牙奋进勇敢拼搏的姿态一去不复返了。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
※漫漫寻梦之路,他执着追求,历尽坎坷,义无反顾。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伦比,类比,匹敌。
※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
[1]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导语:点明人物、时间、事件,及人物的工作成果、意义。
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2]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这位老人,就是几天后将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泥腿子院士”——袁隆平。
人们常常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稻田里为什么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