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1张,介绍文学常识,归纳文言知识,分析结构,约4780字。

  长沙市美术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年级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师 说
  教
  学
  目
  标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1、  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1、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  把握师道的内涵。
  实
  施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 一 课 时
  一、  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
  二、新课教学
  (1)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