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80个字。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积累文言词汇。
  2.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领会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领会寓意。把学生引到故事的情境中,分析故事情节,抓住关键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联系社会生活,体会寓言的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要相信学生能从自己选定的角度去思考寓言的内涵,尽量让学生多说,允许从不同角度概括,注意运用比较法,将故事情节作适当改变,然后看看寓意有什么不同。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点拨导入
  寓言,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它往往通过带讽喻或讽刺性的故事,讲明一个道理,有讽喻、劝诫的意义。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意味深长,给人生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前二则课文,勾画触动自己思想的词句。
  2.学生发言交流自己勾画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会触动你的思想?
  3.请学生谈谈对这四则寓言的初步理解。
  三、设问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逐课思考以下问题。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实质是自命不凡。
  (2)“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为什么“笑”?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嘲笑,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尊贵。
  (3)赫耳墨斯的表现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你会得出怎样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是一个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人;做人要谦虚,不能自大。
  2.《蚊子和狮子》。
  (1)蚊子说的“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有道理吗?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有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蚊子与最强大的动物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能胜强者的,不一定能胜弱者;骄傲自大必然失败。
  四、发散创造
  1.谈一谈:请学生结合前面对问题的思考,概括这二则寓言的寓意。
  2.评一评:请学生就发言作评价,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寓意。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积累文言词汇。
  2.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领会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领会寓意。把学生引到故事的情境中,分析故事情节,抓住关键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联系社会生活,体会寓言的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要相信学生能从自己选定的角度去思考寓言的内涵,尽量让学生多说,允许从不同角度概括,注意运用比较法,将故事情节作适当改变,然后看看寓意有什么不同。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点拨导入
  寓言,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它往往通过带讽喻或讽刺性的故事,讲明一个道理,有讽喻、劝诫的意义。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意味深长,给人生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前二则课文,勾画触动自己思想的词句。
  2.学生发言交流自己勾画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会触动你的思想?
  3.请学生谈谈对这四则寓言的初步理解。
  三、设问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逐课思考以下问题。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实质是自命不凡。
  (2)“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为什么“笑”?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嘲笑,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尊贵。
  (3)赫耳墨斯的表现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你会得出怎样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是一个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人;做人要谦虚,不能自大。
  2.《蚊子和狮子》。
  (1)蚊子说的“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有道理吗?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有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蚊子与最强大的动物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能胜强者的,不一定能胜弱者;骄傲自大必然失败。
  四、发散创造
  1.谈一谈:请学生结合前面对问题的思考,概括这二则寓言的寓意。
  2.评一评:请学生就发言作评价,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寓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