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50字。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之情。  
  2、学习运用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表现力。  
  【重点难点】:  
  1、通过了解相关的史实,理解民主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  
  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有关的语法与修辞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象征死难烈士的革命精神,那就是“碧血黄花”。《庄子》云: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碧玉赋性坚贞,显示着刚烈的气质。黄花在文学上专指菊花,它的傲霜节操,千古同赏,常被用来比拟节烈。碧血和黄花连用,是对烈士最崇高的称颂。广州有个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黄花岗烈士的英概,就称得上这个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写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二、授课过程
  (老师指导)孙中山先生这篇序并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痛逝者”,“勖国人”。(教师板书)
  3、⑴那么孙中山先生是怎样“痛逝者”的呢?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黄花岗起义。
  【明确】:(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介绍)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了武装起义。因起事消息泄露,在队伍尚未集中的情况下,黄兴率领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两广总督逃走,经过一夜的激战,不少敢死队员相继牺牲。因寡不胜众,最终起义失败,事后收敛烈士遗骸72具(实际数目不止72),合葬于黄花岗。这次起义,同盟会几乎倾尽全党之力,是一次重大的损失。虽然失败了,但在全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此役后不到半年即爆发了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武昌起义。
  ⑵【提问】:请用原文回答,孙中山先生是怎样讲述这次起义经过的?
  【明确】:“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老师评点指导)作者以几个简练的句子,概述了革命历程之艰险,斗争之艰苦,赞扬了革命这坚毅不屈的精神,突出了革命损失惨重,表现了作者深痛的情感。
  ⑶全班同学齐读这几句,注意读出作者深痛的情感。
  4、【提问】:紧接着,作者用饱蘸激情的笔锋,热情讴歌,评价了这次战役,语言极富表现力。请大家动笔来鉴赏评点。
  (教师举例):“碧血横飞,浩气四塞”,通过运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