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60字。

  富有的是精神
  学习目标:
  1、编写内容提要,理解北大精神;
  2、把握文体特征,学写演讲稿;
  3、充实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
  学习重点:
  理解北大精神,充实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
  课时安排:
  知识卡片
  1、北大,初创于1898年,名为京师大学堂,学生近百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度停办。1902年复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抗战时南迁,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并为西南联大。1946年在北平复校。1952年迁到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兼重文理的综合性大学。1998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百年校庆活动。2000年和北京医科大合并,占地4000多亩,教职工17000多人,所有的教授、博导两院院士和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的数量均居全国之首。
  2.作家作品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州人。当代著名学者。曾用笔名谢鱼梁。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留校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他著有学术专著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等。还主编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大型丛书。
  3.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迎新会上的演讲稿。谢冕先生针对当前文学出现“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的现象,针对当前人的精神家园贫瘠的状态,针对北大学生容易出现的“聪明绝顶,目空一切”的毛病,从现实、历史和未来的角度阐述了北大应有的精神。
  4.审美视窗
  北大气质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里走出的代代骄子无不具备“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
  一、回顾预习
  1.字音识记
  ①塑造(  )   ②曙光(  )  ③奇迹(  )
  ④硕士(  )  ⑤耻辱(  )
  2.辨析组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