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40字。

  主备人:吴万彪
  讨论参与人:梁希俊 赵炳忠 罗佩 滕先科 陈耀德 黄生延 刘强
  讨论时间: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2.分析重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 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 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学习与探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先学指导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战国策》及背景简介。
  2.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一)导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