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40个字。
饮酒教案设计
文新学院2012级1班解刚会
课题:饮酒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了解酒与中国诗人的不解之缘;能了解陶渊明一生及作为田园诗人第一人的文学史地位。能体会到诗歌的音韵美。能在诗歌鉴赏方面有一定提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读、议议、唱唱、背背,在老师指导下发散并整合,自主建构出田园诗的定义。
3、情感与态度:在多样的形式中能逐步体会到陶渊明诗歌情景交融中蕴含的理趣,感受平凡生活的和谐恬静,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能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绪。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意境美,感悟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朗读全诗,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情感
二、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古往今来,为了争名夺利,为了升官发财,有人不惜泯灭自己的良心,打击迫害他人,甚至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等。但也有人厌恶官场,辞官远居田园,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隐士。
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吸引这些隐士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生活呢?
陶渊明曾经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过这么一幅美好的生活画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尘世而没有争斗,小孩可以快乐成长,老人们可以颐养天年。但是,当时真的存在这么一方净土吗?——对,这只不过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世外桃源,用来表达他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罢了。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作者是怎么来调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饮酒》,看他是怎么做到在现实的环境中,过上理想的生活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