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920字。

  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肖明利 审题人:陈剑平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涔(chén)涔 虐(nüè)待 闷(mēn)热 哥哥行(háng)
  B.脊(jǐ)梁 罪愆(qiān) 专横(hèng) 一刹(chà)那
  C.帷幄(wò) 孱(càn)头 伺(cì)候 刽(kuài)子手
  D.上溯(sù) 提(tí)防 洗涮(shuàn) 受天谴(q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躁 家俱 真知卓见 出类拔萃
  B.份量 罪孽 步履为坚 礼尚往来
  C.阿谀 囊括 蹉跎年华 虎视眈眈
  D.混账 锐智 暴殄天物 故弄悬虚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电视荧屏送来了一缕清风。有人以“数字时代,唤回书写热情;娱乐时代,      原创危机;喧嚣时代,回归传统文化”来      其意义。是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成一个村庄,      你的作品可能进入不同语言,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但即使如此,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仍然无法转译转达,无法获得对等理解。它们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      、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它们都被封存在母语里,对一些人会敞开,对其余人却长久缄默。
  A.拯救   概括   不管   理念 B.抢救   囊括   尽管   意识
  C.拯救   概括   尽管   意识 D.抢救   囊括   不管   理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今天,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依然活跃在全球华人中间,它已是华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节日。
  B.一方面《边城》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原始的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C.“最美丽城市”的指标是根据城市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个性、整体协调、文化底蕴、自然环境和公众口碑等方面评分的。
  D.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流浪乞讨的根本原因。所以,能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宋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是北宋柳永,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
  B.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楔子常在剧本开头,简要介绍人物、故事,有时也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角色有旦、末、净等,正旦是女主角,正末是男主角。
  C.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曹禺的代表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D.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指《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朱丽叶》。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功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功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