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14张,教案约4060字。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第一课时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
  2、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本节课主要在于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的精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必修课中,我们对于孔子,对于《论语》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论语》,走进这部影响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经典。
  二、 文学常识回顾考察:
  见课件。
  三、 赏析示例: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诲。    知:知道。                       知:同“智”,聪明,明智。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理解:做学问要务实、严谨、谦虚。
  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四、 接下来,我们就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来研读剩余的九则。
  步骤:1、诵读一遍。
  2、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
  3、尝试写下你对这则语录的感悟,待会与同学共同探讨,能联系以前学《论语》时所记得的其他语录更好。
  教师把握: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这是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
  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好学是一个必须的条件。而要作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