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8070字。
南充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价语文第一册
第六单元
真实姓名:曾学谦 工作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

评价要点
1. 了解先秦诸子散文中所表现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2. 继续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3. 背诵默写精彩的课文篇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哂(shěn)笑  铿(kēng)锵有力  喟(kuì)然   沐猴而冠(guàn)
B.中(zhòng)意  弃甲曳(yè)兵   供(gòng)应  饿殍(piǎo)载道
C.驽(nú)钝   一暴(pù)十寒   跬(kuǐ)步   锲(qiè)而不舍
D.跂(qì)望   镂(lòu)骨铭心   砥砺(lì)    孝悌(tì)之义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罪不容诛    细大不捐    盖棺论定    望文生义
B.至理名言    口干舌躁    疾首蹙额    两鬓斑白
C.望洋兴叹    欲壑难填    不胜枚举    决无仅有
D.贻笑大方    错落有致    独占螯头    回天乏力
3.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含古今字)的一组 (  )
  (1)是谁之过与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9)望洋向若而叹曰        (10)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1)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12)祝曰:“必勿使反。”
  (13)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1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A.(1)(3)(5)(7)(9)(11)(13)(15)
B.(2)(4)(6)(8)(10)(12)(14)(16)
C.(1)(2)(3)(4)(6)(7)(10)(11) (12) (13) 
D.(2) (6)(7)(9)(10)(11)(12)(13)(14)(15)
4.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 (  )
A. 劝学(劝勉)    跂而望矣(提起脚跟站着) 
博学(广泛)    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B. 闻者彰(清楚)   固而近于费(坚固) 
修文德(德政)   虎兕出于柙(兽笼)
C. 河内凶(荒年)   请以战喻(比喻) 
兵刃既接(已经)  王无罪岁(年成)
D. 秋水时至(时令)  旋其面目(掉转) 
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  望洋向若而叹(望着海洋)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 (  )
①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 七十者可以食肉
⑤ 或百步而后止 
⑥ 非我也,岁也
⑦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⑧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⑨ 今齐地方千里 
⑩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②③⑦⑨             D.④⑤⑥⑧⑩
6.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文言虚词    (  )
①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②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④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A.也  矣  以  而        B.矣  也  而  以
  C.以  者  然  而        D.者  也  以  然
7.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君将哀而生之乎?
D.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8.下列文言语句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当的语句,在说法上有较大不同,我们把这类句子叫文言特殊句式(含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又分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主谓倒装等)。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无乃尔是过与?             
②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非我也,兵也。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⑦夫晋,何厌之有?      
⑧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⑨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⑩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A.④⑨/②⑩/⑤/①③⑥⑦⑧ 
B.①⑦/③④⑨/②⑤⑩/⑥⑧
C.④⑨/②⑧⑩/⑤/①③⑥⑦ 
D.①⑦/②⑧⑩/③④⑨/⑤⑥
9.下列成语典故按其出处排列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①五十步笑百步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望洋兴叹
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⑥祸起萧墙
⑦温故知新       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⑨游刃有余       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孟子》   《庄子》   《荀子》
A.③⑥⑦⑩  ①⑤     ④⑨     ②⑧
B.③⑥⑩   ②⑤     ①④     ⑦⑧⑨
C.⑥⑦⑩   ①③⑤    ④⑨     ②⑧
D.③⑥⑦   ②⑤⑩    ①④     ⑧⑨
10.对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 《孟子》是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性善”论,他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与捍卫者自居,故后世常“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 《庄子》《老子》都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庄周、李耳并称为“老庄学派”。
  D.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当时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学派纷纷出现,在学术思想上各家各派之间有继承,有批判,有发展,从而形成学术繁杂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何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方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