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9190字。
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编题、校对: 海安电大   张军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
A、石栈(zhàn)   猿猱(róu)   吮(shǔn)血   咨(zhī)嗟
B、飞湍(tuān)   馔(zhuàn)玉  欢谑(xuè)   戍(shù)边
C、荆杞(qǐ)    盘飧(sūn)   寂寥(liáo)   雪霁(jì)
D、省(xǐng)识   地坼(chè)   乾坤(kūn)   凭轩(xuān)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茫然 地崩山摧  峥嵘  横绝峨眉巅
B、寂寞 烹羊宰牛  云霄  同消万古愁
C、崔嵬 隔篱呼取  金樽  犹得嫁比邻
D、烦冤 群山万壑  渔樵  紫台连朔漠
3、选出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 :高。      B、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
不曾缘客扫:因为、为了。   所守或匪亲:倘若。
C、将进酒,杯莫停:请。    D、信知生男恶:确实。
  耶娘妻子走相送:相互。    官应老病休:认为是、是。
4、 列各组加点词语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B、①不与秦塞通人烟。
  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肯与邻翁相对饮。
C、①但见悲鸟号古木。       D、①烹羊宰牛且为乐
  ②但愿长醉不复醒。         ②蓬门今始为君开。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温家宝总理与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馆员座谈时,深情地吟诵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关切之情。
  B.伊拉克最近发生的武装袭击联军的事件,是萨达姆的支持者所为?还是“基地分子”的残余势力所为?抑或是伊拉克的部落势力所为?人们无从知道。
  C.为了贯彻中央和国务院精神,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部近发出了“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D.“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  情况,才能及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②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的   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否则会犯错误。
  ③经过深入农村调查,   他整理材料,写了一篇很切合实际的有关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
  ④近几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加强了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丹顶鹤又在那里大量繁衍。
  A.沟通 片段 而后 从而  B.勾通 片段 然后 进而
  C.勾通 片断 而后 进而  D.沟通 片断 然后 从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此次中国外长李肇星应邀访美,如赴鸿门宴。面对美方的不情之请,李外长从容不迫,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B.项怀诚在第十六届世界设计师大会之“中国论坛”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好处。况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C.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D.2003年11月23日,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场面火爆,宋祖英演唱会正在进行。她的歌声珠圆玉润,受到热烈欢迎,赢得阵阵掌声。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江西东乡县、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发生了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捕杀和紧急强制免疫,疫情已得到控制。 
  B.北京市有关部门指出:招聘洽谈会“谁主办,谁负责”,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C.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为了连任,布什不得不对选民关心的问题给出慎重的答案,其中包括伊拉克问题。
D.一些青少年因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的问题,已成为心理学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9、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
A、“乐府”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把乐府从民间采集来的诗称为“乐府诗”,再后来把文人模仿“乐府诗”写的诗也称为乐府诗。
B、唐代诗歌中有一类诗歌的题目中含有“歌”、“行”、“引(吟)”,像《兵车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C、律诗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一般都是四联,首联可入韵也可对仗,但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客至》和《咏怀古迹》。
D、绝句也可以分为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只有四句,看上去像是律诗的一半,所以也叫“截句”,而绝句的四句要求必须对仗。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它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