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40字。
4 说 数
妙趣横生数字诗
宋朝理学家邵康节有一首很著名的启蒙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人在二十字诗中,巧妙运用了十个数字,描绘出了一幅旅途风光,展示了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
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意境十分开阔:“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两腐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诗中数字从大到小,把夜色写得静美无比。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首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不见。”瑞雪与芦花,大地真是一片白茫茫。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见一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副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郑板桥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众吏问何故,郑板桥笑答:“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少十即少粮食啊。”郑板桥还在一幅画上题联语云:“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三个“一”字,将画家的清高品格寓于物,令人敬佩。
清代有位诗人写过一首《咏麻雀》的打油诗:“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食尽皇家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清代女诗人何佩玉写过一首“一”字诗,诗道:“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描绘出了一幅山林晚景画。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骨骼(gé) 栖居(qī) 啮齿(niè) 衍生(yán)
B.契机(qì) 数轴(zhú) 对应(yìng) 空白(kòng)
C.一粲(cān) 惊讶(yà) 难题(nán) 藏书(cáng)
D.赐予(cì) 拨弄(nònɡ) 弄堂(lòng) 畜牧(xù)
解析:A项,衍yǎn;B项,轴zhóu;C项,粲cà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抱曲 雁翅排开 不可逆转 浩如烟海
B.借贷 屈指可数 枯燥无味 虚无缥缈
C.原型 非同小可 苍海一栗 永葆常新
D.震撼 试目以待 地老天荒 孜孜以求
解析:A项,抱曲—抱屈;C项,苍海一栗—沧海一粟;D项,试目以待—拭目以待。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B.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烘云托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
C.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缥缈,“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
D.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且拭目以待。
解析:A项,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B项,烘云托月: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将“烘云托月”改为“众星捧月”(比喻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C项,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D项,试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浩如烟海的北京图书馆里藏书所包含的信息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
B.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