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7190个字。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2014-2015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陶冶(yě)颁布(bān)纤细(qiān)量体裁衣(liàng)
B.摄取(shè)鸿鹄(hú)雄踞(jù)跌宕有力(dàng)
C.晌午(shǎng)摇曳(yè)弓弦(xián)明眸善睐(mó)
D.山峦(luán)吝啬(lìng)移徙(xǐ)言简意赅(gāi)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北京APEC会议”在众多新闻报道中出类拔萃,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B.学校的操场经过一番清洁,再铺上塑胶跑道,我们顿时觉得豁然开朗起来。
C.听到陆蠡惨遭日寇杀害的消息,许多爱国人士的胸中都义愤填膺,他们纷纷发表了悼念文章。
D.“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
B.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C.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轩而骄傲?
D.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使心灵澄澈,正如诗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随时观看到最新的比赛赛况。
B.一个人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仅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C.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D.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又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B.散文《绿》用准确形象而又具有抒情性的语言描写出绿的生机勃发之美。本文与散文《春》《背影》的作者都是朱自清。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百合花》,这是一篇“富于抒情诗风味”的小说。
D.“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借《捕蛇者说》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jùn、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juàn永、徐志摩的浓艳qǐ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智……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负势竞上,▲。(吴均《与朱元思书》)
(4)▲,白露为霜。(《诗经》)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6)▲,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8.综合实践活动。(8分)
某校九年级同学学完了语文书九上第六单元一系列关于“绿”的课文,开展了保护绿色森林的宣传实践活动。(2分)
(1)活动现场挂出了一幅公益广告图。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它的内容和主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