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00字)
种树郭橐驼传
温州瓯海二高施强国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深刻寓意。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3.重点掌握“业、如、性、理、尔、病”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 寓言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寓言故事(短小、浅显易懂),学生回答故事寓意,然后教师总结体悟寓意的方法:人(物)理——事理——情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唐朝大作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体人物传记《种树郭橐驼传》(板书课题)所传人物是一个种树的驼背,大家从这个人物的故事中能领悟到什么样的事理和情理?
二、 解题:
教师:一般的人物传记题目往往是《XXX传记》或《XXX传》,比如《史记》里面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等,这篇人物传记人物前面为什么要加上“种树”两字?
学生:因为他是种树的/因为他树种得好
教师:大家种过树吗?种树的成果如何?
学生回答不一
教师:在南方因土壤、气候等条件种树相对容易些,而在北方气候比较干燥、雨水不足,要把树种好、种活就比较困难了。而本文中的郭橐驼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学生:是北方人,因为他的家乡在长安。
教师:在北方(没有天时、地理的优势)能把树种得很好,完完全全是他自己的技术和本事了,而且能种出水平、能种出名气,也可以说得上是种树方面的技术拔尖人才了,所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种树两字,是对他的肯定和评价。
三、 研读文本:
(一)研读课文第三段
教师:郭橐驼树种得好,他有什么经验?他是怎么种树的?(原文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