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8460字。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作答,非选择题在答题纸相应区域作答。
【试卷综析】
一、总体评价
这份高三语文试卷,分为两部分,必考部分160分,附加题40分。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试卷相同。
本次试卷侧重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压缩语段,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具体情况分析
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
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大部分选自课本,难度不大。
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
5.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病句与衔接、压缩语段的能力。
7.作文: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一则寓言故事,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题文】D01.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 ,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
① 丘壑深邃 ②景象变幻 ③笔墨淋漓 ④位置自如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找出和上文对应的词语:“丘壑”对应“地 上”,“笔墨”对应“画上”,“变幻”对应“梦 中”,“位置”对应“胸中”。
【思路点拨】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①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有的成语仅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一分析却与全句意思风马牛不相及。②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③看词义轻重是否得当。④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⑤看语体色彩是否合乎语境。⑥看成语与其它成分搭配是否恰当。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
【题文】H02.下列诗句与“山当日午回峰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腻山春节气柔 B.海浸城根老树秋 C.乌啄风筝碎珠玉 D.草带泥痕过鹿群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山”与“草”相对,“当”与“带”相对,“日午”与“泥痕”相对,“回”与“过”相对,“峰影”与“鹿群”相对。
【思路点拨】运用对仗需要注意: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题文】I03.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
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B.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C.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D.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是这个句群的中心句,由此派生出“高度统一”和“先纪实性,后文学性”这两个控制点,ab两项一个只讲纪实性,一个只讲文学性,都忽视了二者“高度统一”, d项先讲文学性,后讲纪实性,顺序颠倒了,所以答案只能是c。
【思路点拨】解答这道题,要做到:1.要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句子或句群、只有做到陈述对象一致,才能保证语意贯通。2.要做到前后照应。一个句子,要做到连贯,就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性,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3.要注意特定的情景氛围。一般说来,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语境,而特定语境中往往含有特定的氛围。它们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这些特定的氛围常常是连接和组合语句的重要因素。4.要注意结构相同的句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