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0字。

  【教学目标】
  1.了解荔枝的基本特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
  2.准确、科学地说明
  3.了解引用诗词文句说明事物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延伸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地壳(   )    躯壳(   )     红缯(   )   贮藏(    )
  紫绡(   )    醴酪(   )     润滑(   )   瓜蒂(    )
  粗糙(   )    尖锐(   )     绚丽(   )   啖  (    )
  二、整体感知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荔枝的?
  2.本文主要介绍了荔枝的哪些特点?
  课内探究
  一、相关资料介绍
  1.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2.解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晖《荔枝》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3.知人论世
  这是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学小品。贾祖璋的科普作品,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为描述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他的科学小品,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内容充实,语言简练,别具一格。
  4.相关资料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荔枝图序》
  荔枝原产于我国南部,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也有少量栽培。18世纪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