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5张。有教学设计,约1760个字。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2015.1.3
  通州区兴仁中学李晓星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三叔独到的教育方法及作用。
  2.明确对比的写作技巧及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通过“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分析理解三叔的独到教育方法及作用。
  教学难点:即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父母教育子女问题入手,导入新课。(你的爸爸妈妈平时如何教育你的?)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简述故事
  三、理清情节
  (1)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植物学家)之前呢?(出名的“淘气鬼”)
  (2)“我”的成长转化过程中,你觉得是谁对“我”的影响最大?(可以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3)从文中的叙述来看,“我”与三叔共有几次接触(直接或间接接触)?借以用简短的文字概括情节:
  初遇三叔——再遇三叔——临别赠礼
  (4)以“三叔是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为开首语,说说三叔的风雨人生。
  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三叔的人生:失败、虚度、遗憾的一生
  四、人物品味
  1.为什么三叔的言行对一个执拗的顽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分析初次相遇,“我”的变化
  情感方面的变化:
  高兴——惊讶——呆呆、乏味
  发现了一个秘密:人临死的时候对一切都很留恋。
  心理行动上的变化:
  想念可敬的三叔、不逃学了。
  学生分角色读,思考:“我”与三叔围绕什么话题交谈,从交谈中“我”发现了什么?(与三叔相比,“我”有什么不足?)
  明确:围绕野豆角花在聊,三叔能准确说出野豆角花的花瓣、花苞、花蕊乃至大小花蕊的根数和颜色,(他还知道其它一些花草的叶子及花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见三叔观察仔细,“我”本以为我对“我的乐园”的小树林再熟悉不过了,可是这一番交谈却让我认识到自己竟然是如此的无知,所以“我”由开始时的开心,转而变得郁闷,感觉美丽的小树林一下子变得“乏味”了。
  2.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仿照刚才“初遇三叔”的情节,分析“再遇三叔”和“临别赠豆”后“我”的情感、心理以及行动上的变化及其原因。
  【分析再次相遇】
  情感方面的变化
  奇怪——不解地上的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