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5.1 无端崖之辞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5.2 鹏之徙于南冥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5.3 东海之大乐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5.4 尊生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5.5 恶乎往而不可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单元测评(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单元导读:本单元的重点是欣赏庄子的散文。《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有五十二篇。西晋著名学者郭象加以删定,并注释了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内篇有七篇,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有十五篇,包括《田子方》《秋水》等;杂篇有十一篇,包括《徐无鬼》《外物》《列御寇》等。郭象注精深、独特,为历代所推崇,因此该本唐代以后广为流传,渐渐成了定本。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本人,外、杂篇则基本上出自庄子的后学。
《无端崖之辞》讲了七个小故事,思想高远,手法奇特。庄子善于讲故事,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蕴藏在这些故事里面。庄子善用各种修辞方式,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现。我们学习时要重点体味故事的内涵,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
《鹏之徙于南冥》先是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这里有鲲、鹏、蜩、学鸠、冥灵、大椿等一系列林林总总、千差万别的奇异景物。作者反复运用对比,引出他心目中人生的最高境界。接着又进一步阐述,只有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才能达到人生的大境界。最后提出要把无用当作有用,才能实现逍遥游。我们学习时要注意分析文中的艺术形象从而把握庄子的人生境界。
《东海之大乐》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生在世,应该追求大的境界,只有摆脱种种局限,才能使境界不断得到提升。由于庄子强调直觉体悟,所以他很少作纯理论的阐述,而是把深奥的哲理化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文章能够深入浅出,这是我们学习时应该多加注意的地方。
《尊生》提出了很值得重视,也很深刻的尊生思想。在常人眼中,“天下”是最尊贵的东西,而在庄子及后学眼中,生命的价值才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学习时应透过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
《恶乎往而不可》中,庄子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有时会面临一些困境,我们应该从困境中发掘出光明的前景。我们除了领略庄子的哲思外,还应该关注文中的形体残缺、畸变、丑陋的人物形象,从他们身上理解庄子的良苦用心。
作者连线: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般认为其生年约为公元前369年,卒年约为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曾做过蒙城漆园吏。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周的生平已不可详考,但《庄子》一书和其他史料可作印证,估计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生活贫苦,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屦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庄子学问渊博,能言善辩,是一个因愤世、厌世而遁世的没落知识分子。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庄子的思想核心是虚无主义和唯心主义。其源出于老子,又从消极和唯心主义方面发展了老子的学说。魏晋以后,与老子并称“老庄”。
第1课 无端崖之辞
【文题解读】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和他的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奇,他们善于运用奇特夸张而丰富的想象,讲述各种各样的寓言故事,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寄寓在寓言故事之中,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连他们自己都说自己的学说文章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亦即迂远的说教、荒唐的言论、无头绪无边际的言辞。本课所录7则选文正体现了庄子文章的这一特点。这些选文大都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运用夸张的手法。
【目标锁定】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目标达成】
一、语基梳理
1.字音字形
①郢人( ) ②垩( ) ③斫( )
④履( ) ⑤百仞( ) ⑥逡巡( )
⑦犗( ) ⑧ 没( ) ⑨上窥青天( )
⑩怵然( ) ⑪恂目( ) ⑫声侔鬼神( )
⑬浑沌( ) ⑭巨缁( ) ⑮揖御寇( )
……
第2课 鹏之徙于南冥
【文题解读】
“鹏之徙于南冥”语出《庄子•逍遥游》,原文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述了鹏展翅翱翔飞向南海的壮丽画面。文中庄子将大鹏与蜩、学鸠、斥 对比,言明小与大的区别,然后由物及人说明世间万物均“有所待”而算不上逍遥的道理,最后指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逍遥,并得出“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论。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游: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逍遥游”即不借助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限制的自由自在的遨游。它旨在说明人应当摆脱一切外物的牵累,追求绝对自由。庄子认为,只有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目标锁定】
1.梳理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特别是文言实词。
2.理解庄子对“至人”“神人”“圣人”的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并思考庄子人生追求的启发意义。
3.学习体会庄子运用寓言说理的技巧。
【目标达成】
一、语基梳理
1.字音字形
①鲲( ) ②抟( ) ③坳堂( )
④草芥( ) ⑤夭阏( ) ⑥蜩( )
⑦决起( ) ⑧抢( ) ⑨宿舂( )
⑩蟪蛄( ) ⑪蓬蒿( ) ⑫数数然( )
⑬泠然( ) ⑭恶乎待( ) ⑮爝火( )
⑯鹪鹩( ) ⑰樽俎( ) ⑱庖厨( )
⑲姑射山( ) ⑳疵疠( ) ○21瓠( )
○22呺然( ) ○23掊( ) ○24不龟手( )
○25鬻( ) ○26瞽者( ) ○27洴澼
2.通假举要
①北冥有鱼:____________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____________
③而后乃今培风:____________
④三飡而反:____________
⑤小知不及大知:____________
⑥汤之问棘也是已:____________
⑦此小大之辩也:____________
⑧而征一国者:____________
⑨旬有五日而后反:____________
⑩御六气之辩:____________
⑪而爝火不息:____________
⑫藐姑射之山:____________
⑬吾以是狂而不信也:____________
⑭犹时女也:____________
⑮世蕲乎乱:____________
⑯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____________
⑰世世以洴澼 为事
3.实词类举
(1)常见实词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____________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____________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
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
⑤我决起而飞:____________
⑥腹犹果然:____________
⑦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
⑧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____________
⑨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
⑩泠然善也:____________
⑪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____________
⑫魏王贻我大瓠之种:____________
⑬非不呺然大也:____________
……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砍斫(zhuó) 逡巡(qūn) 殆(tài) 舐痔(shì zhì)
B.龟裂(ɡuī) 庖厨(páo) 鬻(yù) 草芥(jiè)
C.潦水(liáo) 两涘(sì) 喙(huì) 棺椁(ɡuǒ)
D.不肖(xiào) 草屦(jù) 怛(dá) 曲偻(lóu)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听而斫之 听:任意
引之盈贯 引:拉开弓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劝:劝说
C.且夫擅一壑之水 擅:占有、据有
我适有幽忧之病 适:适逢
D.无聚禄以望人之腹 望:本指月满,引申为满
其可以为法也 法:仿效,借鉴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水浅而舟大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不如何时已而不虚学不可以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多元文化融合的盛会的愿望。
B.近几年,草根群体中崛起了一股出自平凡之举却又摧枯拉朽的道德力量,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
C.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罕见的自然灾害,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殚精竭虑和13亿中国人的众志成城让世界为之赞叹。
D.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美国将更难得心应手地应对挑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下降,将取决于它能否有效调整其霸权模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奥运会之后,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国际化与世界融合,未来之路将是一条充满无尽想象空间的繁华路径。
B.面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欧美各国政府纷纷出重拳,采取强力措施拯救危机,但能否奏效,还很值得怀疑。
C.从长远看,取消文理分科是必要的,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因为取消后,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D.在大厅的“神七”航天展品前,参加芜湖科博会的与会嘉宾,认真聆听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关于航天服知识的介绍。
二、(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