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二单元
  第10课 菩萨蛮(其二)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6课 春江花月夜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7课 夜归鹿门歌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9课 登岳阳楼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单元检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单元写作(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6课 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1.探讨由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的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2.分析本诗情、景、理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
  【诗海拾贝】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  刘方平小诗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存诗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背景简介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中,杨广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张子容两首的写作年月在张若虚此诗之前。杨广等五首诗的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
  三、相关知识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基础荟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芳甸(  )    ②宛转(  )    ③沙汀(  )
  ④纤尘(  )  ⑤皎洁(  )  ⑥潇湘(  )
  2.辨形组词。
  ①宛  婉    ②皎  洨     ③畔  衅    ④砧  沾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7课 夜归鹿门歌
  学习目标  1.体味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本诗通过对比手法表明自己的人生抉择——隐居清静之地。在阅读时应注意作者是如何将俗人与隐士作对比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
  【诗海拾贝】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泊:停船靠岸。 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赏析  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起句“移舟泊烟渚”点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第三句“野旷天低树”写江边的远景: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第四句“江清月近人”写江中的近景: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在家乡隐居,过着闭门苦读、灌园艺圃、救患释纷的生活,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又归隐。曾做过张九龄的短期幕僚。他是唐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诗人。因其生活经历简单,故其诗歌内容较集中,主要描写漫游旅程中所见的自然景物和他的隐逸生活,表现一种悠闲自得和洁身自好的情趣。但他不甘心隐沦却不得不终身隐沦的生活现实,又使他的作品不能一味冲淡平和,而在山水描写中常隐含游子飘泊、身世落拓之感,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愤愤不平。
  二、背景简介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鹿门山在汉江东岸、沔水南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地在鹿门山辟一处住所,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的别墅。
  【基础荟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渡头(  )       ②栖隐(  )
  ③岩扉(  )  ④寂寥(  )
  2.辨形组词。
  ①喧  暄    ②庞  宠    ③寥  廖    ④径  刭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渔梁渡头争渡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滟滟(yàn yàn)   剡溪(shàn)  渌水(lù)  殷岩泉(yìnɡ)
  B.东南坼(chì)  饷东菑(xiǎnɡ)  观朝槿(jǐn)  铜钲(zhēnɡ)
  C.初霁(jì)  怆然(cānɡ)   絮帽(xù)  西崦(yān)
  D.邠州(Bīn)  霹雳(lì)  姜夔(kuí)  谢公屐(jī)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是(  )
  A.鱼龙潜跃   渌水荡漾  丘峦崩催  云霞明灭
  B.松下清斋  杜郎俊赏  豆蔻词工  煮琴烧笋
  C.胡马窥江  洞天石扉  摧媚折腰  列缺霹雳
  D.鸿雁长飞  舐犊情深  山盟海誓  熊咆龙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风流:英俊杰出
  B.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C.吴楚东南坼  坼:裂开,这里引申为“划分”
  D.可怜楼上月徘徊  可怜:可惜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巴勒斯坦统计局日前公布了巴勒斯坦的最新人口数字,据阿拉伯媒体“中东在线”网站报道,截至2009年年底,巴勒斯坦人口为1 088万。
  B.10月1日,以“中国庆祝建国60周年”为题的报道,占据了各国媒体,中国大阅兵的盛况甚至吸引了一些西方电视台连夜直播。
  C.在过去十年间,因为赌权的开放,澳门创造了年均GDP增速14%、人均GDP由113 739元增至315 825元的成果。
  D.SLANT杂志评论说,今年北美影市成绩卓著,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电影产业还是按照“高回报、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模式运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2)______________,汀上白沙看不见。
  (3)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4)红颜弃轩冕,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暝。
  (6)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8)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
  (9)野桃含笑竹篱短,______________。
  (10)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12)______________,海鸥何事更相疑。
  (13)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7~8题。(6分)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7.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