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平<br>
今年六月我有幸参加广州市花都区中考语文的改卷,我负责现代文阅读的第21、22两题,其中第22题是这样的:品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8分)<br>
“我震惊于卡纳克神殿的宏伟。我陶醉于塞纳河的泛舟。我神往于塞万提斯石像肩头的鸽子。我谛听莫斯科教堂的钟声。我赏玩泰国少女编织的小巧而又精致的花环。我品味精美的日本和食。我奇异于南太平洋的完全不同的星空……”<br>
这段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两点,并具体分析。<br>
答:(1)词语丰富而多样。如:同是“喜欢”,作者就用震惊、陶醉、谛听等不同词语来表达,可见语汇多样,表意丰富。<br>
(2)用词准确而形象。如:“奇异于……星空”,“奇异” 与“星空”搭配恰当,同时又使整句构成优美的意境,令人向往。<br>
(3)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如:语段中使用了排比句式,语句排列整齐,有很强的节奏感。(任答两点。若其它答法,只要符合文意,均可)<br>
我在304袋试卷中抽了10袋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平均分只有2.63分,最高分得8分(即满分),最低分得0分。其中有一袋30分试卷就有19位考生得0分。出现了“两高一低”的现象:低分率高,零分率高,高分率低。我就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分析,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教师身上,就是对学生答题技能的训练不够,学生面对此类题目,就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嘴”,不知道如何来组织答案。那么到底应如何指导学生回答此类问题呢?我个人经过反思,觉得“多因素概括,程序化组织”的答题技能的训练,是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答题能力的好方法。那么,何谓“多因素概括,程序化组织”呢?个人以为:所谓“多因素概括”就是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将承载语言表达特点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纳概括;所谓“程序化组织”就是将结合了具体文章(段)的各因素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按照一定的程序组织成具体的答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多因素概括,程序化组织”的答题技能的训练呢?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从一篇课文去讲语言表达上的特点,然后一个单元,一册书地去讲。(实践)这样等到承载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各种因素都接触过之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其承载的各种因素上的具体体现。(理论)然后,再用归纳总结出来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各种不同文章的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并按一定的程序组织答案,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就能比较好的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再实践)以下是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来的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其承载的各种因素上的具体体现:<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