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480字。
编写:刘纯文
八年级(上)七单元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名师指津
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文章认为,古往今来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往往会灭亡。学习时可以交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事例和名言警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知识盘点
⒈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畎亩 傅说 胶鬲 行拂乱 衡于虑 法家拂士
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___________,作者孟子是战国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
⒊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④所以动心忍性( )
⑤人恒过( ) ⑥而后喻( )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 ) ⑧ 出则无敌国外患( )
⒋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舜发于畎亩之中
A.局促一室之内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C.如鸣佩环,心乐之 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⒌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⒍本文先列举了古代六位圣君贤臣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在线
(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渔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⒎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必先苦其心志( ) ②曾益其所不能( )
27.曹刿论战
名师指津
本文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此外,还要掌握本文的两个写作特点:⑴史料剪裁得当。详写战前的准备,略写战争过程。⑵语言精练。作者以简洁的文字揭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
知识盘点
⒈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下视其辙 遂逐齐师 望其旗靡
⒉《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__
________所写的。
⒊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齐师伐我( ) 肉食者谋之(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
弗敢加也( ) 必以信 ( )
神弗福也( ) 虽不能察( )
忠之属也 ( ) 遂逐齐师( )
再而衰 ( ) 彼竭我盈( )
⒋选出加点的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 其乡人曰 B.下视其辙 C.吾视其辙乱 D.安陵君其许寡人
⒌课文从“曹刿请见”到“乃入见”,通过写乡人劝阻曹刿、曹刿解释说明,表现了曹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⒍通读全文,从庄公的三次答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分别寄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刿否定了前两次回答,肯定了后一次回答,说明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在线
(一) 课内语段阅读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28.干将莫邪
名师指津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记叙了一个惊险曲折的故事。写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乃成,被杀。其子赤比长大后,为父报仇。故事的后半部分写得壮烈无比。这个故事中所表现的人民对于残暴统治者的强烈复仇精神,是中国文学中少见的。文中写干将莫邪之子以双手持头与剑交与“客”,写他的头在镬中跃出,犹“瞋目大怒”,想象奇特,激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具有一种悲壮的美。阅读时要仔细体会这些内容。
知识盘点
⒈给加点的字注音。
干将莫邪 重身 使相之 自刎 于是乃仆 汤镬 头踔出汤中 踬目
⒉《干将莫邪》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东晋_________、_________。
⒊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三年乃成 ( ) 欲杀之 ( )
使相之( ) 比后壮 ( )( )
日夜思欲报楚王( ) 购之千金 ( )
即自刎( )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
⒋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客以剑拟王 B.何以战 C.可以一战 D.公亦以次自矜
29.劳山道士
名师指津
本文用精练、概括、清新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王生、道士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说明了动机不纯、缺乏诚意的人,想学到真本领又怕吃苦,总想投机取巧,遇到困难就动摇退缩,这样是不可能学到真本领的。大家读了故事后,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在无意中也当过“王生”呢?
知识盘点
⒈给加点的字注音。
邑有王生 行七 负笈往游 有观宇 使随众采樵 分赉诸徒 壶酒何能遍给 惟恐樽尽 乃以箸掷月中 须眉毕见 客杳矣
⒉《劳山道士》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清代__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__,山东淄川人。
⒊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行七( ) 少慕道( ) 负笈往游 ( )
叩而与语( ) 请师之 ( ) 薄暮毕集 ( )
光鉴毫芒( ) 壶酒何能遍给( ) 须眉毕见( )
门人然烛来( ) 客杳矣 ( ) 王窃欣慕( )
⒋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
A.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 B.叩而与语
30.诗词五首
名师指津
《观刈麦》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把贫苦农民在沉重压迫下麦收大忙的情景表现得极其生动。《赤壁》紧扣历史事件,将历史的兴衰、成败得失的评价寓于丰富的想象之中,手法新奇,内涵丰富。《过零丁洋》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爱国主义激情,意境雄浑,气势豪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己亥杂诗》笔调隽永,将生命的哲理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令人玩味无穷。《山坡羊•潼关怀古》将写景和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吊古伤今,表达沉重的主题。
知识盘点
⒈给加点的字注音。
观刈麦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饷田 秉遗穗 敝筐
岁晏 折戟 踌蹰 宫阙
⒉填空。
⑴《观刈麦》是一首_______诗,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唐代中期著名诗人。
⑵《赤壁》是一首_______诗,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与________一起并称“小李杜”。
⑶《过零丁洋》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代)爱国诗人,被元军俘虏后宁死不屈。
⑷《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
⑸《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体裁)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元朝散曲家。“山坡羊”是____________,“潼关怀古”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