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1张。有教案及练习约4610个字。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张抗抗其人及作品。
  2.  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山崩地裂”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
  3.   梳理文章的结构。
  4.   朗读第一部分,体会地下森林的品格。
  链接知识3+3  阳光课堂p36页
  张抗抗,浙江杭州人。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在黑龙江一国营农场生活了8年。1972年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7年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心路历程
  自主学习一:6+3+8
  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边读边划:
  生字词
  难句
  佳句
  2、本文是什么文体?
  散文
  3、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并归纳大意
   掌握下列词语:
   瘠薄
   沉湎
   孱弱
   浩瀚无垠:
   隐姓埋名:
   愤懑
   万籁俱寂
  体会本文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
   请大家从理清思路入手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
   讨论交流。全文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1~2段):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
  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 第一层(3~8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目全非,所有生命毁于一旦。
   第二层(9~20段):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自主学习二2+2 
  朗读
  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
  第一自然段是写地下森林吗?
   不,是写一般的森林。
   由一般森林到地下森林。
  自主学习三6+4+5
  朗读
  可是你,却为什么长在这里?长在这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我寻找你,爬上了高高的山岭,穿过了长长的石洞。袅袅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及山坡上小草儿高。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一)这一段中哪几句是问句?
  1. 可是你,却为什么长在这里?
  2. 你从哪里飞来?
  3. 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二)它们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