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有教案,约430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写作背景以及小说的知识;
2、整体感知,把握思路,了解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3、通过分析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整体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人物介绍莫泊桑
法国19世纪后半期(1850---1893) 作家《羊脂球》。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行文波澜起伏; 故事情节巧妙;结局出人意料;心理描写细腻生动
(莫泊桑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读他笔下的人物,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左拉
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左拉
资料链接(4)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
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
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美国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写作背景(3)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巳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小知识竞赛(5+3)
1、小说的三要素:()、()
()。
2、小说的故事情节由:()()()
()等构成。
3、人物描写包括()、()
()、()、心理描写。
自主阅读提示: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注意下列问题:
(1)积累词语(划出生字词,查字典解决;圈点你认为用得特别准确的词语)。
(2)发现问题(把你不懂的句子或你认为作者写得不妥当的地方划出来。
2、分组讨论找出的问题,如果依旧找不到让你满意的答案,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
检查预习:读准字音(4+4)
拮据()栈桥()
诧异()牡蛎()
衣冠()手帕()
煞白()哲尔赛岛()
褴褛()撬开()
词语解释(2+2)
拮据:
阔绰:
煞白:
褴褛:
与日俱增:
合作学习一:
(4+4)1、以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2、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发言的同学尽可能声音洪亮,表达清楚明确。
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请同学们给这些称呼分类,看看这些称呼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穷: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救星;
穷: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