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20字。

  《包身工》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安徽省庐江泥河中学
  课名 包身工 教师姓名 叶爱民
  学科(版本) 语文,人教版 章节 必修1,第三单元
  学时 一学时 年级 高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导学案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两大特点;
  2、通过课前预习与撰写小论文,让学生了解本文结构纵横交错的特点,并了解包身工非人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必将灭亡的结局;
  3、通过探究并归纳写法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和外国资本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压榨剥削工人的现实;
  4、通过对课文中点面结合手法的学习,意图能使学生辨析文段中的“点”“面”,最终掌握这种手法将其用在不同文体的作文中。
  5、将包身工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当今社会做对比,意图使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三、学习者分析
  这是个普通班,入学总分均分在530左右,基础较差。基础较差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几个月以来,我着力培养他们乐于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他们读写的能力。因此,课前设计导学案引导预习,课堂问题设计较易,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而且写作的训练没有在课堂完成而是留在课下。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难点分析:
  (1)通过课前预习与撰写小论文,让学生了解本文结构纵横交错的特点,并了解包身工非人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必将灭亡的结局;
  (2)通过探究并归纳写法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和外国资本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压榨剥削工人的现实;
  (3)通过对课文中点面结合手法的学习,意图能使学生辨析文段中的“点”“面”,最终掌握这种手法将其用在不同文体的作文中。
  2、解决措施:
  (1)在上课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导学案,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解决作者、报告文学、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上,这样课堂上可以避轻就重。另外,课前我布置学生阅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包身工的一天》和《万恶的包身工制度》,通过筛选优秀论文课堂展示、学生介绍等环节来解决“包身工的一天是怎样的”和“包身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为课堂节约大量时间且增加了预习深度。这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2)课件摘录文句,并列举一定范围内的手法,让学生将手法拖到相应的文句上。然后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分析所用手法的效果。这样降低难度符合学情,既鼓励了学生又解决了第二个重点问题。
  (3)“点面结合”这种手法学生没有正面接触过,因此要介绍它的概念、特征,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点”和“面”,全文去找难度较大,故将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点”和“面”摘录出来,采用涡轮工具,让学生对应拖动。接着由课内到课外,由记叙到描写、说明议论,列出文段让学生辨析“点面”,熟悉“点面结合”这种手法极其好处。认识到“点面结合”是一种写作大法。最后布置作业,学会运用这个手法,达到最终掌握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当中是家长陪读的请举手。
  看来有家长陪读的占大多数。我们的家长陪同我们来到这个小镇上读书,他们为我们洗衣做饭,让我们吃得好穿得暖,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群与你们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却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被带到上海外国人办的工厂做工。她们没有基本的人权,她们的生活里没有温暖,没有阳光,没有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