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20个字。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陈寿,西晋史学,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它以记言为主,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
  二、字词归类。
  1.生字识记。
  好(hào)为乐(yuè)毅诣(yì)屏(bǐnɡ)人
  度(duó)德量力存恤(xù)胄(zhòu)箪(dān)食(sì)壶浆
  倾颓(tuí)屯(tún)新野遂用猖獗(jūe)   挟(xíe)天子
  2.通假字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②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③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⑤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义。
  ①已:a.停止:然志犹未已
  b通“以”:自董卓已来
  ②遂:a.就:由是先主遂诣亮
  b因此:遂用猖蹶 
  ③因:a.凭,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b于是:因屏人曰
  ④为:a. 动词,吟诵:好为《梁父吟》
  b判断词,是:谓为信然
  c.表被动,被、替:贤能为之用
  d.动词,作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⑤于:a.连词,跟、和: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介词,在:欲信大义于天下
  c.介词,向: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古今异义。
  ①猖蹶:a.古义:失败,例句:遂用猖蹶
  b.今义:凶猛而放肆
  ②许:a.古义:承认,例句:时人莫之许也
  b.今义:允许,赞许
  ③就:a.古义:接近,靠近,例句:此人可就见
  b.今义:多用作连词
  ④可以:a.古义:可以把(它),例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⑤国:a.古义:地势,例句:国险而民附
  b.今义:国家
  三、解释句中的词语。
  1.亮躬耕陇亩。(亲自)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
  3.谓为信然。(说)(确实这样)
  4.此人可就见,.  (接近\趋向)
  5将军宜枉驾顾之。(委屈)(拜访)
  6.凡三往,乃见(总共)(才)
  7.遂用猖獗(因此)(失败)
  8.然志犹未已(但是)(还\仍)(止)
  9.先主器之(器重)
  10.先主遂诣亮。(于是\就)(拜访)
  11.孤不度德量力。(估计)(衡量)
  12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正义)(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