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张。有教学设计,约1540个字。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3.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李凭箜篌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诗歌,赏析该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理解《李凭箜篌引》中典故和意象的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箜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李凭箜篌引》
教学难点:
理解《李凭箜篌引》中典故和意象的象征意义
方法指导:
反复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二、学习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
1.了解箜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2.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3.反复朗读诗歌,赏析该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赏析该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感知活动
——展示形声。识其形、闻其音。
1.教师播放箜篌名曲《湘妃泪》
2.课件展示各种箜篌图片
四、解题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五、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字长吉,唐代诗人。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岁病逝。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