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80字。
李凭箜篌引教案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一、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由于李贺的生活比较狭小。加之年少失意,性情孤僻抑郁,对广阔的社会现实缺乏深切的感受,而当时的社会又异常混乱、黑暗,因而使他的诗歌中常带有阴郁低沉的消极色调。同时,在遣词用字方面又常有刻意雕琢、堆砌故实的弊病,因而使有些作品显得晦涩难解。
二、作品阅读赏析
李凭箜篌引
李凭:是当时善于弹箜篌的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杨巨源有听李凭谈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
箜篌:《旧唐书》记载,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以祠太乙(星名)。另一种说法:是侯辉所作,其声坎坎应节,谓之坎侯。声讹为箜篌。旧说依琴制,今按其型,似琴而小,七弦,用拨弹指,如琵琶。《通典》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在诗中二十三丝一语,知道李凭所奏为竖箜篌。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张:《汉语大辞典》拉紧乐器上的弦,引申为操琴弹奏。 颓:堆积
丝桐咏其其器,高秋咏其时,空山凝云咏其景,江娥啼竹素女愁咏其声能感人情志。丝之精好者出自吴地,故称吴丝;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九月曰高秋,又曰暮秋。《博物志》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以涕挥竹,竹尽斑。《史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乃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