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9020字。

  陕西省铜川市2015届高考模拟试题(二)
  语文试题
  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可以看出,有些西方神话学理论对于神话的分类,主要不是根据神话的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也就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这种植根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西方神话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
  产生于自然崇拜观念基础上的希腊神话,其新神、旧神之间不但界限清楚,而且由于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具有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神系统治地位的主神。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神话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在被哲学家、思想家批判、扬弃之后,才能被希腊哲学吸收,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所崇拜的对象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道路与古希腊根本不同。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前身分别是以原始民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夏部族、商部族和周部族。他们各自生息、发展于一隅,后来才先后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共主。地位虽然变了,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那种血缘亲族关系。不同血缘、不同祖先的夏、商、周三朝不但在政治上相互排斥,而且在文化上也难于相容。一旦推翻旧王朝,前朝一切统统废弃,一切重新开始。各部族内部都盛行祖先崇拜,但只崇拜和神化自己部族的祖先,而排斥和贬抑其他部族的祖先。
  夏、商、周各有自己祖先的神话,但彼此却不能继承和发展,前一个朝代的神话在后一个朝代得不到重视和继续加工的机会。这样一来,以前的神话不但得不到提高和发展,而且十分容易散佚。祖先崇拜和部族利益在文化上的排他性严重地抑制了我国神话发展和提高,使乏得不到像希腊神话那样反复加工的经历;同时,由于每个部族各摘自己一套神话,并按自己祖先神话的世系编排诸神的世系和辈份,因而最终未能形成各部族统一的神话和相应的神系,以及贯穿全部神话并统率众神的主神。
  后来,这些神话未及进一步被加工和系统化,神话历史化的风暴便向它们袭来,使那些具有超自然神奇能力的神祗,逐渐演变成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先王和圣哲。诸神既然已经被从天上请到地上,定格于人间,那么,源于原始时代的神话的发展也只能就此停止。
  (节选自《文艺研究》)
  1.下列关于希腊神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腊神话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表现,其发展有阶段性特点。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又出现了英雄神话。
  B.希腊神话是西方神话的代表,西方神话研究理论根植于西方神话和西方历史文化土壤中,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C.希腊神话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自然崇拜观念,这种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使得希腊神话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
  D.希腊神话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所以在它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希腊哲学,希腊神话也最终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2.关于中国神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神话产生的基础是祖先崇拜观念,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这点与希腊神话很不相同。
  B.中国神话因为古代不同的部族崇拜的祖先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神系以及主神的结构。
  C.中国神话中一些神明从属关系不明,可能因为他们原本就分属于不同的部族。
  D.中国上古神话难以进行系统地整合,缺少后世反复加工的经历,而且还受到历史化的改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孟頫,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七年,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搜访遗逸于江南    遗逸:遗留隐逸者
  B.自杀者相属        相属:相连,相继
  C.以字呼之而不名    不名:不直呼名字
  D.不知其经济之学    经济:经营,管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B.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