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4270字。

  陕西省宝鸡市201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光化学烟雾最早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被发现的,当地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我国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日趋频繁。
  光化学烟雾污染其实是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共存的污染天气现象。一次污染物主要指由汽车、相关工业等排放源直接排放进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即一次污染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转化形成高浓度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硝酸晶粒、有机硝酸盐和细粒子气溶胶等。
  除污染基础外,光化学烟雾污染的生成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度的水汽条件。其形成所需的空气湿度为60%到80%,太低或者太高都不能形成这种污染。北京一般在每年的7月至9月水汽充足的时候容易产生,而广州则是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比较突出。随着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其排放产生的一次污染物也逐渐增多,具有潜在的光化学烟雾危害。当阳光、湿度、温度等气象条件有利于一次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时,光化学烟雾即随之而来。
  相比于霾,光化学烟雾出现日数要少得多。研究表明,典型城市光化学烟雾每年造成的污染日数为10至20天。我国东部频繁出现的污染天气主要是霾,占第二位的是光化学烟雾污染,特别是在华南、华东地区,北京夏季的这种污染也比较突出。
  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物就是PM2.5和臭氧,即霾和光化学烟雾,两者虽然在物质形态上有一定差别,但存在密切的联系。霾本质是气溶胶污染,一部分来自于直接排放,一部分来自于二次气溶胶,其中二次转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细粒子气溶胶等,所以光化学烟雾的最终产物包括PM2.5。
  PM2.5指数一度成为朋友圈“炫耀”的内容。根据PM2.5指数,我们能够得知每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今,在电视上、手机上都能够看到关于霾的预警信息。但是,光化学烟雾污染却潜伏在大气中,无法识别。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气象行业标准《光化学烟雾判识别》《光化学烟雾等级》,据此可对城市化进程中频繁发生的光化学烟雾进行识别与等级划分,从而建立相应的观测、预报预警与服务,让公众对光化学烟雾污染“看得见”。
  光化学烟雾所含有的成分大都对人体有害,尤其是臭氧。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可损伤人的肺功能和器官组织,刺激眼睛、呼吸道并损伤表皮黏膜等。除了光化学烟雾能够产生臭氧外,在生活中,医院的消毒灯、打印机也能产生臭氧,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同样需要注意防范。
  臭氧浓度升高是光化学烟雾发生的主要标志。在满足紫外线强度和过氧乙酰硝酸酯浓度的基本条件下,主要用臭氧浓度来识别光化学烟雾并区分等级。目前,气象部门已经布设了一些监测臭氧的仪器。根据《光化学烟雾等级》,当空气中每小时臭氧平均浓度大于200微克每立方米或连续8小时臭氧平均浓度大于160微克每立方米时,即判识为光化学烟雾,并根据臭氧浓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摘编自申敏夏《警惕光化学烟雾污染》)
  1. 下列关于“光化学烟雾”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光化学烟雾污染是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共存的污染天气现象。二次污染物即一次污染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新的污染物。
  B.光化学烟雾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受污染者主要症状是眼睛痛、呼吸困难等,这是因为其所含臭氧刺激了眼睛、呼吸道并损伤表皮黏膜等。
  C.光化学烟雾污染潜伏在大气中无法识别,中国气象局发布《光化学烟雾判识别》《光化学烟雾等级》,使公众可以通过预报对光化学烟雾污染及等级进行了解。
  D.当阳光、湿度、温度等气象条件有利于一次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时,光化学烟雾即随之而来,并根据臭氧浓度将光化学烟雾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一次污染物即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它会转化形成高浓度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硝酸晶粒、有机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
  B.光化学烟雾污染生成完全取决于充足的光照和适度的水汽条件,北京在每年的7月至9月易于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与其此时水汽充足是密不可分的。
  C.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物就是PM2.5和臭氧,即霾和光化学烟雾,两者在物质形态上既有一定的差别,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D.当空气中每小时臭氧平均浓度大于200微克每立方米或连续8小时臭氧平均浓度大于160微克每立方米时,便可判识为光化学烟雾污染天气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霾本质是气溶胶污染,一部分来自于直接排放,另一部分是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细粒子气溶胶等,也就是说,霾是光化学烟雾的产物之一。
  B.光化学烟雾出现日数不多,典型城市光化学烟雾每年造成的污染日数为10至20天,其污染虽不像霾那样广泛和持久,但它的危害性依然不可小觑。
  C.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及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我国城市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会日趋频繁,光化学烟雾危害会日趋严重。
  D.臭氧是一种微量气体,过量吸入可损伤人的肺功能和器官组织,我们除了防范光化   学烟雾产生的臭氧外,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臭氧,也要注意防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