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20050字。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下期半期联合考试
  高2017级  语文试题
  命题:重庆市名校联盟命题组
  语文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引住了。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使得反观自身、心灵对话成了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如果没有价值的指引,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史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学徒制、个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对的平衡。
  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可以着手进行的教育尝试还有很多。比如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对精神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此外,注意非常态意识体验的激发,比如一些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末日体验”活动,都是有益的探索。最后,教育活动步调要放缓,现在的教育被现代社会匆忙的节奏带得太快了。
  1.下列关于“现代教育”的有关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教育近年来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以致人性的光辉逐渐暗淡,这与它一直致力于帮助
  人认识自我相悖。
  B.现代教育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要想转型就应该走向心灵培育,就要呵护心灵的“自
  然发育”,避免对孩子进行人为干预。
  C.现代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化教育,在价值指引方面有所缺失,应该借鉴传统教育的学徒
  制,在集体化与个别化平衡方面加强探索。
  D.教育活动的步调要放缓,因为以想象力培育、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的活动是
  快不起来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教育只要能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就能实现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的价值。
  B.标准化考试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所以它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
  雨,是支配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C.现代教育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
  D.现代教育的转型可以着手沉思与默观的探索、想象力的培养、“末日体验”等实践活动尝试。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及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针对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尤其是让儿童心灵“自然发育”
  的主张,颇有见地。
  B.作者认为,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盛行的当下,改变基本价值观是很难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一
  些修补尝试。
  C.现代教育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已有了上百年历史,它的整体转型不能一蹴而就,
  作者的这一看法比较务实。
  D.作者对现代教育充满忧思,他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但又没有简单的排斥、否定,
  其思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制利害,可待敌。
  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①,严斥堠②,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