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70字,无答案。

  主备人:    审核人:高二备课组   使用日期:      负责人签字:      
  《项脊轩志》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归有光及其散文成就。
  2、熟读课文,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把握以“喜”“悲”统摄全篇的写作特点。
  3、探究细节描写的精妙,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2、领略本文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的特点。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课前先预习知识链接部分。然后通读全文,理清本文的思路,完成导学案剩余部分。
  2、小组谈论交流,解决疑惑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作品能以清淡朴素之笔描写事物,感情真挚,记事生动,不事雕琢,而风韵超然。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朝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于元、明两代的作家中,独取归有光,把他作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讲学20余年,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著有《震川文集》四十卷,直到60岁才中进士,选为湖州长兴县知县,移顺德通判。隆庆中,任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
  2、题目解说:
  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叙事记人、写景状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项颈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 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县的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整体感知】
  字音辨识 。
  项脊轩(        ) 渗漉(          ) 修葺(          ) 偃仰(        )
  冥然(          ) 兀坐(         )  万籁(          )  异爨(         ) 
  先妣(          ) 老妪(         ) 阖门(          ) 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