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4份)
【练】人教版必修三 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doc
【讲】人教版必修三 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doc
【结】人教版必修三 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doc
【预】人教版必修三 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doc
【讲】人教必修3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4.扩展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过程与方法:
采用教师点拨与学生讨论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掌握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难点及解决办法
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
……
【结】人教必修3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
一、学习探究
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这些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 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 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2.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 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说说本文在论证的语言上有何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连珠句的妙用。连珠,又称顶针、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
……
【练】人教必修3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
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晕眩(yùn) 颤栗(zhàn) 戎装(rónɡ) 徘徊不前(huí)
B.踝节(huái) 璀璨(càn) 束缚(fù) 人才济济(jì)
C.广袤(mào) 磅礴(bó) 椭圆(tuǒ) 区区可数(shù)
D.纤细(xiān) 旋涡(wō) 俘获(fú) 好大喜功(h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覆盖 神密 奄奄一息 与世隔绝
B.附着 荒芜 辽阔无垠 尘埃落定
C.边缘 篷勃 穿流不息 作伴相随
D.闪铄 想象 茫无际崖 面目全非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B.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
C.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D.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________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2宇宙汪洋茫无涯际,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________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3________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________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A.演化 湮没 虽然/但是 B.演变 淹没 即使/但是
C.演变 湮没 即使/但是 D.演化 淹没 虽然/但是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
B.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有好大喜功的勇气和精
……
【预】人教必修3第13课《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
一、认识作者
姓名 卡尔•萨根 成就
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国别 美国
生平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
主要作品 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作品风格 深入浅出,文笔优美,善于引导读者思考、质疑。
二、文本知识
1.解说词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