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6张,课件制作较为简洁,研习文本,研讨标题,教学案4110+2880字。

  《落日》教案
  执教学校:高邮市临泽中学
  执教班级:高邮市临泽中学高一(1)班
  执教者:江苏省高邮中学  吴卫东
  执教时间:2011-12-23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通讯以及通讯这一体裁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传达的情感。
  3.铭记历史,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使每个学生热爱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情感,领悟通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本节课。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于65年前的一篇文章——《落日》,作者是朱启平。(板演课题和作者)
  (一)介绍作者。(出示PPT)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获悉1945年9月2日反法西斯盟军接受日本投降,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他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
  (二)介绍文体——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 (出示PPT)
  二、了解大意,初步感知文本。——展示预习成果
  (一)大意:一句话新闻概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学生展示。(口头表达)
  教师明确:
  1945年9月2日上午 美舰“密苏里”号上 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接受日本人投降。
  (二)安排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介绍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示例:“我”在破晓时分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主要写参加典礼的各国官兵。
  签字场所:“我”站在离签字桌约两三丈远的木台上,着重写了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状况。
  代表到来:“我”着重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点面结合,突出了中国、日本代表团。
  仪式开始:我着重写了双方代表签字。
  投降书脏了:这是尾声,我写了三个小插曲,可能是不为人知的细节。
  教师明确。(出示PPT)
  三、结合通讯特点细读文本:
  通讯的基本特征:评论性、真实性、生动性。(板书)
  (一)作者后来在谈这篇通讯的写作时说:“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这也体现了通讯的评论性。
  安排学生找出来,并朗读。
  教师明确:
  ……
  《落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通讯以及通讯这一体裁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3.铭记历史,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使每个学生热爱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
  1.体会文中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情感,领悟通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2.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资料链接】
  1.朱启平(1915—1993),《大公报》著名记者。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他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赴西安采访,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报道了“西安事变”真相和共产党的政策,是内地第一个去陕北根据地采访的记者。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惟一的中国随军记者,1945年9月2日,他曾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人称“状元之作”,后被列为大学新闻系典范教材。
  2.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放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军舰上的原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激发了陆海军之间根深蒂固的军种矛盾(此时空军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军种),海军在战争中出力甚多,到了胜利一刻,却让一位陆军将领站到台前,这将给人以主要是陆军将日本打败的印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应在一艘海军军舰上举行,此外麦克阿瑟作为同盟国代表签字,那么尼米兹就将作为美国代表签字,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玛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