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1590字。

  湖北省襄阳五中2015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二)
  语文试题
  命题人:纪宏涛   徐可可      审题人:赵冬玲   考试时间: 2015年5月17日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挈带(qiè)    沁园春(qìn)    回溯(sù)      钿头银篦(bì)
  B.番禺(Fān)    拗不过(niù)    攒射(cuán)    奄奄一息(yǎn)
  C.敝屣(xǐ)     胳肢窝(gā)     水獭(lài)     举不胜举(shèng)
  D.钗钏(chuān)  白洋淀(diàn)   脊鳍(qí)      缠绵缱绻(quǎn)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楔子     峨眉山     黏液       情理难容
  B.折称     黑黝黝     箭镞       恭敬孝顺
  C.告罄     尘芥堆     澡堂       暗箭难防
  D.蕴育     涕泗流     不惮       见危受命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天下之事孝为上”、“孝为万事之纲纪”的观念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里,谁愿意整理、刻印一下      之子的著作呢?
  ②额尔古纳乐队主唱呼斯楞单飞的消息被炒得      ,面对各种议论及误解,甚至是兄弟间的误解,呼斯楞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③一个国家只有国富民强,拥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抵御外来的侵扰和      ,捍卫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
  ④      在十字街头,望着眼前的一切心感渺茫,胜利、掌声、鲜花早已离我远去,我完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找不到未来的路。
  A.不孝    纷纷扬扬    凌侮     徜徉
  B.不孝    沸沸扬扬    凌侮     徘徊
  C.不肖    沸沸扬扬    欺负     徘徊
  D.不肖    纷纷扬扬    欺负     徜徉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全国25个省(区、市)已公布了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以14153元排名榜首,甘肃增幅全国最高。
  B.昨天,中国驻尼泊尔使馆介绍,目前约有2000多名中国游客已经平安回国,仍有400名中国游客在加德满都机场等待离开,更多人员正在从各地前往机场。
  C.50多年前,为了保护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被沙漠埋没,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宁夏中卫市,开创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治沙体系,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D.专业足球数据网站《footballdatabase》4月28日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俱乐部排名,恒大世界排名虽然由上一期的第76位微涨至本期的第75位,但亚洲排名被沙特豪门阿尔希拉尔反超,退居第二,这是自去年10月28日重返亚洲第一后,恒大6个月来首次丢掉亚洲第1的位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了庸俗腐朽的市侩风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小公务员之死》等。
  B.《哈姆莱特》中,除了写哈姆莱特要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的主线外,还有两条复仇的副线:雷欧提斯要为父亲复仇,挪威王子霍拉旭要为决斗而死的父亲复仇。
  C.《狂人日记》中,狂人在二十多年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赵贵翁虽然不认识古久先生,但他为古久先生打抱不平,因而参与了对狂人的迫害。
  D.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如贾宝玉在姐妹们都在场时向林黛玉使的一个眼色,林黛玉马上就能会意,表现了他们两人不同一般的默契(42回);因小老婆所生而倍受委屈的探春,洗一次脸也很讲礼数,其实是要摆小姐的谱以显示自己的身份(55回)。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