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00+4900字。

  高三期末汇编之2015诗歌鉴赏
  海淀
  甲午元旦①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1.《甲午元旦》诗中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3分)
  A.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B.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D. 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2.下列诗句与《甲午元旦》一诗中尾联所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B.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C.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D.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3.下列对联不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3分)
  A.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B. 家居光天化日下,人在春风和气中
  C.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D. 百福尽随新节至 ,千祥俱自早春来
  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言浅意浓,请以“竟”“催”“倾”中的一词为例,对这一特点加以赏析。(3分)
  5.请根据诗歌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春节,100字左右。(5分)
  1.(3分) D2.(3分)B3.(3分)C
  4.(3分)要点:解释词的语境义(1分);结合诗句,紧扣词语“言浅意浓”的特点进行赏析(2分)。
  5.(5分)要点:联系诗歌中的春节习俗(如守岁、宴饮、分压岁钱、放爆竹、贴春联、赏音乐、拜新年)(1分),建议具体(2分),理由合理(2分)。
  西城
  13.阅读下面宋诗,完成①②题。
  梦寻梅  (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②金貂:汉代的宫饰。
  ③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获后的欣喜。
  C.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
  D.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
  ②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