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90字。
增强语境意识, 提高答题效率——文言文阅读考前复习指导
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中,老师们重视学生在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方面的积累,同时注重“留”“删”“补”“调”“换”等翻译方法的传授,至于语境,老师们虽会提及,但要么轻描淡写,要么语焉不详,学生的语境意识相对也比较淡薄。在翻译句子时,学生有时虽然调动了文言积累、运用了翻译方法,但还是免不了失分。为了化解这种失分的尴尬,提高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效率,笔者认为特别有必要在备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对于高考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应主要关注语境中的语言因素。老师们在备考过程中,一般会提及所要翻译的句子的内部语境及该句的外部语境,然而这内外语境中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信息值得我们关注?笔者结合备考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阐释。
一、关注文段内容
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以记叙性文章和说理性文章居多。记叙性文章,需要关注的文段内容主要包括人物身份、性格,人物关系,以及事件经过;说理性文章,则应主要关注文段中的事理逻辑。
(一)人物身份、性格
【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14年全国高考山东卷节选)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选自《逊志斋集》)
【解析】本题5分,“吾故市人家”判断句式1分,“生子而能业”中的“业”1分,“游”1分,大意2分。翻译难点在“吾故市人家”的句意以及“生子而能业”的“业”这两处,而文段内容中的“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句可以帮我们解决难题。“父鬻饼市中”交代了人物以在市集中卖饼为生的信息,而“其家素贱”“而舍县之大家”表明人物的地位低下,虽然自己做买卖,但也只能寄居在大户人家,由此,人物的身份可以明确为一个在市集中卖饼的小贩。人物身份的确定使得“市人家”的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