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30字。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年级:高2013级     科目:语  文    执笔:王永红    审核: 备课组
  课题内容 课  型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辛弃疾词两首 新授课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以真挚的感情品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点)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学习难点)
  【课前预习  基础积累】
  1.字音字形  见《点金训练》
  2.词语释义及文言句式特点  见《点金训练》
  3.作家及作品介绍  见《点金训练》
  【审美鉴赏  合作探究】
  《永遇乐》
  一、研习课文,探讨用典的意义和作用。
  辛弃疾在文学史上被评论家讥之以“掉书袋”,原因是他的词作好用典故。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请找出具体的语句。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对照注释、材料分组讨论)(B级)
  明确:上阙用了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下阕用了: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上阙
  1、分析研讨前两个用典。
  ① 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C级)
  答案:   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②用此二人典,蕴含了什么用意?(C级)
  答案:   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下阙:
  2.分析研讨第三个用典。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用典的用意何在?)(C级)
  答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3.分析研讨第四个用典。
  诗人写佛狸祠下祭神庙会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C级)
  答案: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4.、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