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诗经》  课件+学案+同步训练(打包3份)
【优化方案】201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1课 《诗经》二首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47ppt).ppt
《诗经》两首练习题及答案.doc
《诗经两首》教学案.doc

  《诗经》两首练习题
  1、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匪我愆(qiān)期  白头偕 (jiē)老  尔卜尔筮(shì)  淇水汤汤(shāng)
  B、体无咎 (jiù)言  夙(sù)兴夜寐  渐(jiàn)车帷裳   雨雪霏(fēi)霏
  C、将(qiāng)子无怒  象弭 (mǐ)鱼服  小人所腓(féi)  四牡(mmǔ)业业
  D、不遑(huáng)启处  忧心孔疚(jiù)  自我徂(cú)尔  于 (yú)嗟鸠兮
  2、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各句的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形容词,快乐。
  B、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动词,访问,探问。
  C、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载:动词,承载。
  D、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腓:动词,遮蔽。
  4、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见复关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二三其德    吾其还也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1、 比较下边句子加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2、 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共有诗歌____篇。编排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通常把这三个部分叫做____、____、____。篇章结构上多采用_____________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
  ……
  高一语文教学案:《诗经两首》之《氓》
  课题                 《诗经》两首    《氓》
  班级 授课(完成)时间 教师(学生)
  教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氓》的故事情节,《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
  过程与方法 背诵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手法
  重点
  难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背诵
  学生
  自学
  反馈
  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 备注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说
  《氓》是《诗经•国风•卫风》中最为有名的“弃妇诗”。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恋爱风气比较自由,桑间濮上,幽期密约,用诗歌表达情愫,以选择配偶。同时,封建意识正在发展,男尊女卑之风已形成。妇女逐渐丧失了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处于从属地位。阅读这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不仅可以对先秦人们关于爱情、婚姻的观念及其社会状况做个管窥,且可了解我国诗歌在童年时代达到了怎样的艺术高度。
  2.作品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共105篇。《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