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孙膑》课件+学案+教案+训练(打包4份)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孙膑》 教案.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孙膑》 阅读训练.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孙膑》(24ppt)课件.ppt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孙膑》学案.doc
《孙膑》 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司马迁和孙膑。
2、对照注释,能解释重点词语,直译课文。
3、掌握课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4、归纳写作特色,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3. 对孙膑性格的把握
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马陵道智取庞涓的故事的启示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简介《史记》、司马迁。
3、听录音,学生轻轻的跟读,扫清文字障碍。
4、疏通、翻译课文。
(1)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下列句中的词义。
○1齐使田忌将而往:将,带兵。
○2去韩而归:去,离开。
○3齐军既已过而西矣:西,向西行。
○4素悍勇而轻齐:素,向来;轻,轻视。
○5齐号为怯:号,扬言,这里是伪装之义。
○6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趣,通“趋”,追逐;蹶,使……受挫。
○7我固知齐军怯:固,本来。
○8士卒亡者过半矣:亡,逃跑。
○9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轻锐,轻装精锐的部队。
○10孙子度其行:度,估计。
○11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斫,砍削。
○12期日:期,约定。
……
《孙膑》 阅读训练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②者蹶③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释】
①孙膑: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位孙子,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春秋齐国人,也称孙武子。著《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孙膑:战国齐人,孙武的后代,著《孙膑兵法》,后失传,1974年发现。②趣利:去争利。趣,通“趋”,趋向。③蹶:挫败,使……受挫折。
【译文】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离开韩国赶回魏,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
……
高中语文《孙膑》鲁人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孙膑》
学习目标:
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将、引、去、走、使、利”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于、而、以”等虚词的用法
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3. 对孙膑性格的把握
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马陵道智取庞涓的故事的启示
文本解读:
一. 孙膑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齐国人,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著名高人鬼谷子。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二. 研讨探究
1. 本文用哪些事例来表现孙膑的才能?这体现了司马迁人物传记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