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2014年11月 北京版(08版)必修一 第三单元 社科科普文  第10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 公开课 课件(19张)+教案+学案
2014年11月 北京版(08版)必修一 第三单元 社科科普文  第10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 公开课 学案.doc
2014年11月 北京版(08版)必修一 第三单元 社科科普文  第10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 公开课 教案.doc
2014年11月 北京版(08版)必修一 第三单元 社科科普文  第10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 公开课 课件(19张).ppt

  课题:《米洛斯的维纳斯》第二课时
  教师:                                  班级:
  教学目标:
  1. 通过再次阅读与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残缺美”这一美学理念。
  2. 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结构层次,形成整体认识。
  3.领悟文中阐述的美学主张,以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所学
  导入目标 在欣赏米洛斯的维纳斯时,作者产生了一个怎样的念头? 回顾 
  回答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
  深入理解 1.再次阅读文章2、3两段,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并请说明理由(要依据原文)。
  ①第2段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明维纳斯雕像的双臂是在转运过程中被人有意隐藏了的,目的就是超越时空,从特殊转向普遍,借舍弃部分来获取某种艺术上的完整。
  表述错误:被人有意隐藏了的。
  ②第3段作者从雕像的艺术效果方面肯定了维纳斯雕像失去双臂以后反而获得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或者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
  表述正确。
  2.默读文章4、5两段,指出下面表述与原文不符之处:
  第4段中,作者通过复原双臂前后艺术效果的对比,批判那些复原方案都是毫无根据、缺乏考证的。第5段中作者又运用假设,从自我情感角度指出复原方案的不可行,反面映衬了雕像现存形态的无可取代的艺术魅力。
  3. 阅读6、7两段,讨论回答:
  为什么说维纳斯雕像“丧失的部位必须是两条胳膊”,而不能是其他部位呢?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残缺美”这一美学理念
  ……
  米洛斯的维纳斯
  清冈卓行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初步领略“断臂的维纳斯”之美。
  2.初读课文,划出关键语句,并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
  3.提出疑问,找出初次阅读后理解上的障碍,以便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二 、学习过程
  1.阅读参考资料,初步领略“断臂的维纳斯”之美。(结合作业)
  2.初读课文,画出文中关键(重要)语句(所谓关键语句,指本文那些直接陈述或解说作者观点的语句。文中有些并不直接说明观点但对表明观点起重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