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8道题,约8370个字。
同安区2015届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质量抽测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计18小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43分)
一、语言积累(13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2),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3),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2分)
(4)子曰:“,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1分)
(5)湖上影子,,,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2分)
(6)“,。”是崔颢登上黄鹤楼所见美景。(崔颢《黄鹤楼》)(2分)
(7)洞庭湖的万顷碧波曾引发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描写:“衔远山,,浩浩汤汤,;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描写:“,。”则尽显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展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4分)
二、语言运用(30分)
2.根据语言环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
要问今年春节最火的是什么,答案肯定不是春晚,而是“抢红包”。支付宝红包、微博红包、微信红包、春晚红包、企业红包、朋友圈红包……抢红包成为一场全民狂欢,“赶紧抢红包”成了流行语。不少人为了抢红包坚持看完春晚,春晚微信红包在高峰期1分钟内摇动了8.1亿次。“抢红包”成为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但在人们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争议。
课间,同学们就抢红包展开了议论。
珍珍说:“我认为电子红包的抢夺削弱了年味,因为。”
芸芸:“我不这么认为,。”
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8分)
春天一到,同安云顶山上,被禁锢了一冬的杜鹃花,以树的姿态密密匝匝地伸向蓝天,迎来了绚烂的花期,为绿色的山林增添了A斑斓(nán)色彩,与蓝天白云B相得益障(zānɡ)。满目的杜鹃,有的群聚成花海,有的遍布岩石缝隙,有的点缀绿叶间,有的团成红色的云,有的C郁郁葱葱(cōnɡ),俊秀挺拔,有的D屈若虬(quí)龙,苍劲古雅。一树树、一丛丛,千朵万朵蓬蓬勃勃地绽放,毫无保留地倾泻着生命的激情,把整个山野妆点得分外绚丽。微风过处,花影绰绰,如裙摆飘飘,让人沉醉。
(1)请将文中的词语“禁锢”、“绚烂”、“点缀”,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内。(3分)
(2)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3)文段中的杜鹃花热情美丽,你眼中的花儿是怎样的呢?请把它描写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且不少于40字)(3分)
4. 名著阅读(7分)
(1)《简•爱》是英国作家的作品,小说作者以诗意与哲理的笔触,描写了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以下是简•爱在作品中的语言,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简•爱是一个的人。(3分)
*简•爱反击表哥时说“你们才不配和我来往”。
*受到虐待时,简•爱告诫自己,“我要保持健康,不要死掉”。
*“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
(2)近期,班级举行“走进名家名著”主题活动,在“我要为点赞”的环节中,同学们纷纷为所喜欢的人物点赞。请从下面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具体情节,阐述你为他点赞的理由。
备选人物:孙悟空鲁智深猪八戒杨志
我愿为_______ ___点赞,他是《》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为他点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左右)(4分)
5.综合性学习(11分)
为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厦门某中学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书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书法的资料,请概括出其关键信息(至少写出三点)(3分)
材料一: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将适时调整《课程标准》,修订教材,并增加包括书法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纲要》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材料二: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材料三:书法的外在形式美来自汉字形态。篆、隶、草、行、楷每种字体都有形式上的美感特征。篆书线条匀净,结构类似图案。隶书横平竖直、撇捺翻挑,结构仿佛“崇台重宇”。楷书笔画丰富,结体端庄。行书笔画牵连映带,具有流利的美韵。草书线条连绵盘曲,结构简略,放逸生奇。
(2)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关于书法交流活动的三则材料,请你选择其中一则,就活动的意义,结合图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3)下面是某同学收集到的三幅名家书法作品,如果让你选择一幅挂在你的房间,你会选择哪一幅?并说说理由。(联系实际从书写内容和书法欣赏的角度阐述)(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